科学的定义

导语: 现实生活和网络中,对“科学”准确理解的人很少,很多人对“科学”的理解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经常看到有人对“科学”有关内容的争论,却没能真正了解到底什么是科学。本文将具体回答以下几个相关或相近的问题:什么是科学?如何定义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在汉语表达中是什么意思?本文将努力消除分歧,让更多关注科学的人达成共识。


关于“科学”能否定义,目前学界上是存在争议的,也没有哪一个定义是得到全部人认可的,简言之,目前还不能够明确地定义科学,未来是否能够我们也无法确定。

虽然我们找不到一全部人认可的关于“科学”的定义,但是这个词语在汉语中使用频率确是相当高的,所以有必要将多数人接受的“科学”的涵义表达出来。

在开始尝试表达“科学”含义之前,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下,汉语中的“科学”这个词汇(或者英文中的 “science”)是否真实表达了我们内心所想表达的那个“科学”?我们说去定义“科学”的时候,那我们也就要明确到底是定义“科学”这个词汇,还是“科学”这个词汇表达的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我们能否准确理解。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科学”:

  1. 当前最广泛接受的“科学”定义
  2. 对“科学”的常见误解
  3. 从汉语表达分析“科学”这个词语

#1. 当前最广泛接受的“科学”定义

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科学(即关于“科学”的定义)。关于“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能像数学的一些命题那样下定义那样明确,比如“极限”、“偶数”等概念的定义我们都可以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我们拿“偶数”来举例,其定义是: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而“科学”却无法用这样精确的语言文字来说明,就像数学上的“点”那样,是无法精确定义出来的,我们可以说“点是一个几何图形”,但这样的描述并不精确,同样“科学”这个词语类似,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科学是人类解释和预测宇宙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百度百科[1]、维基百科[2]以及《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科学下定义的表述就跟这个差不多,各平台对科学解释的修饰语略有差异)。但是哲学、玄学或迷信一样是人类解释某类事物的知识体系,所以这样的定义是很含糊的。

“科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科学”在《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 735 页)中的解释

当前大多数词典或百科平台都将“科学”定义成某种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本身是带有一些特点的,我们稍后将展开说明。但是在20世纪之前,欧洲各语言中将“科学”(英语: science、法语:science、德语:wissenschaft)是定义成宇宙的客观规律,而更早的古希腊语 επιστήμη 和拉丁文 scientia 最初的意思就是知识,没有任何修饰语。可以看到人类对“科学”的定义本身就在不断发展(关于“科学”这个词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化历史,将在后续文章详细阐明)。或许我们可以从“科学”的目的来定义,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虽然我们当下是将“科学”定义成一种知识体系,但是“科学”这种知识体系是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知识体系的特征的。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从众多知识体系中甄别出“科学”。下面我们将科学的几个重要特征列出来:

  • 质疑精神,换句话理解就是科学具备反思、批判的特性。科学是反对盲从权威的,质疑精神是科学进步的根本。科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已有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质疑,包括对“科学”这个词语理解的不断质疑,从而构建出更有说服力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对过去科学的继承与否定,并且会有新的思考或实践成果加入其中。科学的这种质疑精神决定了科学理论不是由谁提出时间越长就越准确,也不是由谁声音大就谁准确,也不是用的人越多就越准确,而是越新的科学理论越是要超越过去的科学理论,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更接近于真理。
  • 强调实证,科学理论是解释和预测的知识,所以科学理论需要具备客观和理性,根据理论推理得到的结论进行判断真假性,通常来说科学理论提出来后,可以预测各种场景,但是只要出现反例并排除非测量误差所致,那么此理论就不再完全正确。而科学的研究通常是在提出解释性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以及逻辑推理,否定假设或是肯定假设,从而逐步纳入到科学体系中。而中国自古以来说的“实事求是”,以及现代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跟科学实证精神相吻合。
  • 演绎推理,科学使用演绎推理来表述其理论,三段论就是最为典型的演绎推理。而现代科学已经使用大量使用数学工具来构建复杂的理论。
  •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严格来讲,应该是科学理论具有可证伪性.个人观点是科学和科学理论并非等同,我们说的可证伪性,实际上的对象是指科学理论。很多人会望文生义将“可证伪性”理解成“证明是假的”,这是不准确的,“可证伪性”是指拥有可以证明是假的能力,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都具备这个特性。我们举一个不具可证伪性的例子:黑夜里有鬼,鬼这个东西我们无法从客观角度来理解,我们根本不能证明“有鬼还是没有鬼”这个论断。可能会有研究过科学哲学的人指出,当前的科学哲学已经不再热衷研究“可证伪性”,但是不热门不代表知识本身就是错误的,就像数学家早已不再热衷研究平面几何一样。相反“可证伪性”在科学界几乎得到一致认可,至于卡尔·波普尔是否反对归纳法跟“可证伪性”并不相干,科学界更多的是扬弃,将合理的部分吸收进来,不合理的抛弃掉。而科学哲学界跟科学界本身就存在分歧,甚至有像费曼那样的物理学家对科学哲学不屑一顾的。
  • 可溯源性。这里的可溯源性最重要的是理论及其逻辑的可溯源性,这种溯源性就是追问科学理论到底是怎么得到的。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人创造或发现出来的,而不会凭空就自动印在纸上。任何的科学理论都可以找到理论根基(这个理论根基也是由人创造或发现的),换句话说若是一个科学理论突然遭到世界灾难导致根基无法再找到,那么该科学理论也就不再是“合法”的科学理论了,换句话说,就不能再当作是可信的科学知识了。举个例子,假如某一天,黎曼几何的所有知识、广义相对论的所有理论推导有关书籍都突然消失了,而且全世界人的大脑都遗忘了广义相对论的论证过程,但是还遗留下广义相对论的结论,那么从三者都消逝的那一刻起,广义相对论就不再是可以接受的科学理论了,或者说,不再属于科学的内容了,只能是科学的猜想,当然如果在之后又有一个人将所有的推理过程研究出来,那么广义相对论又重新回到可以信服的科学理论了,这是因为逻辑的溯源已经找到了,而并不一定非得找到爱因斯坦本人的手稿,或者说一个科学理论诞生后,是否这个人是爱因斯坦还是其他什么斯坦都无关紧要了,因为逻辑的根基就摆在人类面前了。科学特别强调可溯源性,所以学术论文的任何内容,都是要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可是是由自己创造的基础理论经过演绎,也可以是借由其他人已有的成果(比如其他人论文上的结论或是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演绎。若是一本书写着一堆结论,却反对人们探讨这些结论到底怎么来的,那这本书的结论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就是无法信赖的。你仔细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知识是反对他人溯源的呢,是不是经常碰到有的人将某些典籍奉为经典而不容许任何质疑和任何追溯呢?

#2. 对“科学”的常见误解

在中文语境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科学”的误解或偏差。这里我简单展开说明一下,因为汉语词汇中并没有显式地区分名词和形容词,以及中国人学习一个词语时习惯上望文生义(此处的望文生义并非贬义,实际上望文生义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没问题的),所以最常见的误解或偏差是:

  • 将科学当成是固化的知识,分科的知识。这是对科学误解中最为常见的情形,我跟身边讨论过科学的人当中,几乎都是抱着这个观念。而由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科学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固定知识,不是绝对的权威,更不能将科学当成神一样无所不能,也不要看带着“科”字就将科学简单理解成分科知识,科学的特点决定了科学理论不能盲从,相反,科学理论需要充分理解,充分掌握,并且鼓励在掌握已知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科学一般意义上作为一个名词,但是这个名词的内涵却是强调永不停息的变化中的探索
  • 将“科学”这个词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这不算是误解,但如果仅仅是看成形容词那是对科学理解是有偏差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表述“这不科学啊”,这里的“科学”是形容词,意思其实是:合乎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同样在提问中出现的第一个“科学”,是作为副词使用,意思是“合理的、正确地、准确地”。这些情况是将科学的内涵扩大化,很多人将正确或合理这个意思加给了科学,所以也就造成了各种看似有冲突,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比如:数学科学吗,中医科学吗,这些表述就有了两种意思:一是 X 是合理或正确的吗,二是 X 是(自然)科学吗。而实际上,很多人将“科学”潜移默化地等同于“正确或合理“,正是在过去多年生活中认识到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以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但这种潜移默化碰到反例后(比如了解到了牛顿定律的局限性,了解到医学中的放血疗法的错误),反而激起他们对科学的不满。
  • 将科学当作技术或工程,这是也是很多人常见的错误理解。很多人都无法区分什么是“科学”、“科技”和“技术”这三个词语,他们口中说的“科学”往往指的就是“技术”或“工程成果”。因为现代技术和工程的复杂性,早已脱离不了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开展,基本上都是由科学理论来指导。这种观念会造成和第一条将科学当成固化知识的后果一样,就是将科学看成是一种僵化的东西,对科学形成一种刻板的印象。

#3. 从汉语表达分析“科学”这个词语

在中文语境中,关于“科学”和“迷信”、“神学”放一起讨论的特别多,远远多于英文中相类似的讨论。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汉语表达方面来分析“科学”这个词语以及我国以前也用的其他表达“科学”意思的词汇“格致”和“穷理”等。

我们经常会看到“迷信科学”却不能说“科学迷信”,因为“科学”这个词语的特点导致在汉语中用作“动词”很别扭,而实际上“科学”虽然本质上是一个名词,但这是一个表示行为、行动的词语。

本人看法是,“科学”作为汉语词汇在表达英文中的 science (或拉丁文 scientia)存在天然的缺陷。“科学”在古文中通常的含义是“科举之学”,而近代则是由日本引进来后重新赋予了 science 的内涵[3]但现代人看了“科学”这个词,却望文生义理解成“分科之学”,纯粹将“科学”当作“分科的学科知识”,这明显是错误的或片面的

在引入日本的“科学”表达之前,中国是用“格致”或“穷理”来表达 science 的,其中“格致”在民国前更是已经在中国广泛使用,在民国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3]。“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略语,出自《大学》,格致是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这跟 science 的内涵很相近。“格致”是植根于中国的中国传统思想内涵中的,所以中国人在接受这个词语时,很容易理解到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深层意思,就是探索求知,这是一种行为,思考方式,思维活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同样“穷理”这个词望文生义就可以理解到是“穷尽道理”的意思。而“科学”这个词语是无法直接体现出这种动态探索含义的。假如“格致”这词没有被“科学”这个词替换掉的话,或许国人更能接受 science 的含义,更能促进大家的思考。

如果是用“格致”(或“穷理”)替代“科学”,那么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再有人说什么“迷信格致”这样的说法。因为我们从汉语语境下,就很容易将此词用作动词,比如说“格致迷信”,就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意思也很明确,就是批判性的研究迷信,从而才能在语言上有真正较量“迷信格致”(迷信科学)的可能。这样一看“格致”和“迷信”这管从语言表达和词性对比,都很对应,“格致”这词语天生地就有破除“迷信”的语言基础。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中,经常有人对“迷信科学”这样的言论津津乐道,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换成“迷信格致”就很容易看出这个表述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本文说了那么多“科学”相关内容,大家想一想“科学”这个词语在人类中到底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根本上来说,是人类需要一个词语来表达“探求真理”的词汇,而目前汉语中这个词汇就是“科学”(英文中是用“science”),而不是别的。很明显中国之前用的“格致”、“穷理”来表达这个意思更合适,因为“科学”这词在汉语中的特点,容易被望文生义而误解成其他各种错误的意思。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汉语词汇“科学”,很多人产生误解就因为这个“科”字,如果为了尽可能地准确传达“科学”的真实涵义,我们为何不拓展“科”的含义呢,在词典中加入一项释义,即将“科”字含义拓展成“探索、追求”的意义,那么“科学”也就自然而然变成“探索真理的学问”,这也正是科学的意义所在

撰写本文的目的是客观准确地传达“科学”这词的定义,让更多人知道科学的本质外,也希望本文不是一成不变的文章,而是在不断的反思以及交流中进一步完善,所以有写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文章:科学的定义
作者:许春昀
文章链接:https://xuchunyun.org/article/definition-of-science/
许可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只要遵循本协议,你就可以自由且无限制地以任何形式复制或调整本文再发布。


  1. 百度百科的词条“科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91%E5%AD%A6/10406 ↩︎

  2. 维基百科的词条“科学”:https://zh.wikipedia.org/zh-cn/%E7%A7%91%E5%AD%A6 ↩︎

  3. 汉语词语“科学”的语源和 science 的其他译法:https://zh.wikipedia.org/zh-cn/%E7%A7%91%E5%AD%A6#%E8%AF%AD%E6%BA%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