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文充斥了大量“迷信科学”这样的表达?

本篇文章只针对中文语境中存在大量“迷信科学”这样的表达的现象进行描述并排除,并抛出相关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本文暂未提供问题的解答,后续将补充更新。

中文语境下为什么充斥了大量“迷信科学”这样的表达,怎样做才能让“迷信科学”这个有语病的短语彻底消失?

在中文表达中经常看到“迷信科学”(或“科学变成迷信”、“太相信科学也是迷信”、“科学也是迷信”等)这些表述,这是中文表达的缺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其他语言是否也有“迷信科学”的表达?比如英语中表达“迷信科学”用什么单词或短语表示?

在中文语境下,我们可以看到将“科学”和“迷信”放一起的讨论特别多,“迷信科学”(或“科学变成迷信”、“太相信科学也是迷信”、“科学也是迷信”等)是极其常见的表达。在浏览知乎的问题时,我几乎每天都看过若干次(我特别关注科学类的问题),一是知乎提问中出现大量“迷信科学”(或“科学变成迷信”、“太相信科学也是迷信”、“科学也是迷信”)字眼的问题,就 2021 年初的近段时间都还时不时出现将“科学”和“迷信”摆一起的新问题,二是回答中出现“迷信科学”(或“科学变成迷信”、“太相信科学也是迷信”、“科学也是迷信”类似的表述)这样的表达更是数不胜数,三是在科学或技术类问题讨论中也经常“你迷信科学”这样的表达。这是否说明中文的文字天然性对科学不友好?还是说明我国迷信的人很多,根本不去认真了解科学的真正含义就乱说?

在知乎之外的其他社交平台或新闻评论中,也经常出现“迷信科学”(或“科学变成迷信”、“太相信科学也是迷信”、“科学也是迷信”类似的表述)的表达也极其普遍。在个人的生活中,跟一些朋友讨论一些科学上的问题,讨论深入一点后,也会听到一些朋友提到“太相信科学也是迷信”这种回应。

如果从语法和释义角度分析,“迷信科学”是一个动宾短语,“迷信”作为动词,意思是“盲目崇拜”,在《现代汉语词典》的电子版中查阅“迷信”的反语词是“科学”,查“科学”的反语词是“迷信”。“科学”的含义就包括“反对盲目崇拜(的知识体系)”(注:“科学”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没有用作动词的例子,所以在此含义上加上括号的内容)。将释义套上去“迷信科学”就变成了“盲目崇拜反对盲目崇拜(的知识体系)”,这显然是一个前后矛盾的带语病的短语。为什么这样的有语病的短语还老是有人经常摆在一起连起来说?(注:本文是为了说明这个现象,才特别地将“迷信科学”拿出来讨论)。

为了考证“迷信科学”类似这样的表述是不是中文特有的现象,我用 Google 搜索了英语(因为我只会这门外语,所以没搜索其他语言的情况,您要是掌握其他语言,也欢迎您补充其他语言的有关搜索结果),比如在英语中,我特意搜索了以下关键短语(不是英语母语者,所以只能意思上揣测英文中的表达):

  1. “blindly worship science”(迷信科学),但是英文中出现的词条说明并不多,只有五百万结果(而如果搜索中文的“迷信科学”则近两千万条结果),但全部都是相关性词条,而没有任何一条是跟检索关键词组“blindly worship science”相同,而出现的只有少数结果包含“worship science”(崇拜科学),但点开具体文章看到“worship science”是正面积极的褒义表达,而不是贬义的表达,而且在有讨论的内容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表达思想:“人们不需要崇拜科学,科学也无法崇拜,科学是作为一种最有效的认识世界的工具供人们利用”。
  2. “superstition science”(迷信 科学,注意中间带空格),在此关键字下出现的搜索条目完全没有中文那种“迷信科学”的意思(即盲目崇拜科学),反而很多条目是讨论“迷信活动的科学合理性”或“迷信活动中利用科学噱头骗人的把戏”。
  3. “believe science”(或“believe in science”,“belief in Science”,“too believe science”,即“相信科学”),这些关键字下的条目没有一个是否定、批评科学的内容,相反全都是肯定科学的内容。
  4. “science religion”(科学 宗教),此关键字下几乎都是哲学上的讨论,涉及到两者的发展历史以及相互影响等,没看到一个跟“迷信科学”有关联。
  5. “scientism”(科学主义),这是为了进一步挖掘中英表达中的差异而搜索此词,从搜索结果来看,反而有些条目类似中文的“迷信科学”(“盲目崇拜科学”)的涵义,但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哲学上的讨论为主,这跟用中文的“科学主义”去搜索结果相类似。

可以看到在英文中,“迷信”和“科学”完全不搭边,将这两者摆一起讨论的人都极少,这在 YouTube、Facebook、Twitter、Reddit 等各类社交平台上也几乎没人将“迷信”和“科学”摆一起讨论。作为对比,若是在 Google 或百度上搜索“迷信科学”这个表达,出现大量的条目都是说人们怎么“迷信科学”这个行为,包括“太相信科学也是迷信”、“反思科学也是迷信”等等各类奇怪问题或文章。

而如果单纯查看社交网络中的英文“science”或中文“科学”的有关讨论,也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的差异,那就是英文的“science”中出现的更多是关于“科学的实质是什么,或如何准确描述科学”这样的话题,而中文有关“科学”的话题则出现大量的将“科学”和“迷信”摆一起讨论。这是否说明中国人比英美世界的人更加迷信,所以出现大量讨论科学时非得连着迷信一起说?

对比中文的“科学”和英文的“science”可以发现,这两个词语在各自的语言环境中的外延是完全不同的,中文的“科学”一会是名词,一会是形容词(合理的,准确的,合乎科学的,用法示例:怎样健身科学),一会是副词(合理地、准确地、合乎科学地,用法示例:如何科学健身),即使作为名词,“科学”这个词语也一会表示方法论(或知识体系,这个是最根本的内涵,跟英文的 science 一致),一会表示科学理论(或科学结论、科学知识),一会表示科学应用或技术,后两者的意思都是英文的 science 这个单词很少体现的,要表现后两者的意思,英语中有专门的另外表达,如 scientifc theory、technology 等。作为形容词或副词时,在英语中更不用说了,肯定是另外的形式了(即:scientific、scientifically)。

和英文的“science”对比,能否说明“科学”作为汉语词汇的表现力是有缺陷的?汉语的“科学”是不是更让容易望文生义理解成片面的意思,而不容易深入掌握“科学”的实质含义(一个显著的情况就是中文环境下很多人根本不去看“科学”的百科介绍或是科学哲学的研究文章就按自己理解下定义成“科学理论”)?

若是民国时期一开始更为流行的“格致”这个词语没被后面另外的翻译“科学”(从日本借用的汉语词语)所取代,那今天是否会存在“迷信格致”这样的说法?“格致”这个词语在汉语中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而“科学”却无法作为一个“动词”。是不是也可以说成“格致迷信”(甚至会引申出“革除迷信”的外延之义)。

是否我们永远也改变不了中文环境下“科学”两字存在的“迷信属性”?假如可以改变,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变中文环境中“科学”望文生义导致的错误片面理解?


文章:为什么中文充斥了大量“迷信科学”这样的表达?
作者:许春昀
文章链接:https://xuchunyun.org/article/why-there-are-many-blindly-worship-science-as-a-phrase-in-chinese/
许可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只要遵循本协议,你就可以自由且无限制地以任何形式复制或调整本文再发布。